又稱為收縮標簽。目前常采用的材質主要有PVC、PET、OPS三種,都是橫向高收縮率標簽,以套管的形式進行套標;其他少量應用的有OPP縱向收縮繞貼標簽,以及PLA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收縮套標。常用的印刷工藝有凹版印刷、柔版印刷、數碼印刷。

在產品的包裝、流通和使用過程中,標簽需要經受住對內容物的耐抗性考驗、運輸環境對標簽材料的考驗,以及客戶使用過程中的考驗。
內容物的影響關系
當內容物有一定的酸、堿性和對材料有一定的腐蝕性時,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在灌裝時存在漏液的風險和客戶使用中存在漏液的風險造成對標簽的破壞作用。
因此盡量選擇對內容物耐抗性較好的材料作為標簽的基材。
運輸和使用環境的影響關系
從收縮前標簽的運輸環境對標簽材料的制約影響和標簽收縮后成品運輸中對標簽性能的要求兩方面來分析。
收縮前主要是環境溫度變化對材料的考驗,如果標簽的存儲和運輸環境溫度超過25℃,并且沒有恒溫管控,則比較容易造成標簽的自然收縮變形,導致無法正常使用。
收縮后在運輸中的相互沖擊、磨損和最終銷售中對容器和標簽的預加熱處理對材料的考驗。
熱收縮標簽除去遇熱收縮外,在常溫條件下還存在一定的自然收縮現象。所謂自然收縮即是材料在自然條件下儲放時,材料也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收縮。
相同材質的材料主要跟低溫(60℃~70℃)條件下的收縮率和材料本身安定性有很大關系,低溫條件下收縮率越大自然收縮越明顯。
從材料類型上分,幾種熱收縮標材料中OPS自然收縮率最大,其次是PVC,PET是自然收縮率最小的一種材料。
自然收縮率
關于自然收縮率的評價推薦大家一個方法:
跟測收縮率一樣,將測試樣品在30℃或40℃的恒溫水浴條件下連續7X24小時,然后觀察其收縮率的變化情況。
當標簽需要運送的距離和時間都比較長,以及產品生產周期跨度比較大的時候也需要適當考量運輸和存儲安全的影響關系,如無法改變選擇的材質類型,則在高溫季節必須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進行配送和儲藏。
常用存儲條件
對常用的熱收縮標簽材料建議的保管條件主要有以下兩條:
(1)儲存于25℃以下的恒溫條件,遠離熱源;(2)嚴禁日光直射。
對于運輸則可根據運輸距離的長遠進行稍靈活的安排,比如:運輸行程在6小時以內的在最高溫度35℃以下高溫季節可以采取夕發朝至的直接配送方式運輸;最高溫度在30~35℃之間且距離在6小時以上的和最高氣溫高于35℃以上的,則建議采取恒溫箱式貨車進行配送。
在標簽的儲藏環節需要特別注意恒溫室的溫度管理,及環境溫度的均衡性。從上面對比圖中可以很顯然的看出OPS對環境溫度的敏感性,所以在儲藏環節需要對OPS類標簽的存放條件更加關注,比如在恒溫低于25℃以下避光儲藏室內,由于制冷設備擺放位置不當或功率不夠容易造成區域環境溫度差異的情況,近制冷設備溫度低,遠離的區域溫度會偏高,這樣也會導致標簽發生明顯的自然收縮。
同樣的道理,當生產線從恒溫倉庫將標簽領到生產現場使用時,也須注意現場備用標簽量的控制,一般建議不要超過4小時的用量,寧可采取多次少領、勤領勤退的方式管理,因為生產現場的溫度通常情況不會低于外界自然條件的溫度。而在現場暫時備用的標簽存放的位置需要注意遠離一些發熱設備(如:大功率電機、熱收縮通道、蒸汽管道等),并且嚴禁受到日光的照射。
收縮定型后在成品運輸配送環節,由于運輸中的顛簸沖擊會對標簽產生磨損和破壞,這也是標簽設計選材中必須要考量的重要因素。材質密度和表面強度不同,其耐磨損和沖擊的能力也差別很大。在PVC、PET、OPS三種常用標簽材料中,PVC和PET的表面強度相當,OPS則明顯弱很多。而為克服OPS表面強度弱的缺點我們可通過給其表面涂覆抗傷光油和提高基材厚度的方法予以彌補。同時應運而生的PET/OPS/PET共擠材料正是結合PET的耐磨和耐沖擊性能和OPS的良好的收縮性能開發出來的。
最終客戶使用中的特殊處理方式對標簽性能的要求。比如在冬季奶制品、咖啡飲料等需要進行加熱的產品,其表面的熱收縮標簽膜能否耐的住預熱溫度的考驗也是設計者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PVC材料在80℃以上的高溫煮1分鐘左右,材料將會發生白化的現象,即透明的薄膜變得白蒙蒙的,透明度會明顯的降低;另外OPS材料在二次預熱時容易發生過度拉伸甚至破洞現象,而PET在耐高溫方面表現良好。
小小的一枚收縮標的應用牽動著從資材、內容物、容器、設備到流通各個制程環節,并且在實際的工業化生產過程中對生產效率、良品率、自動化程度等各方面的要求也直接關系著標簽與其他各要素之間的匹配選擇,所以很難給出一個普適的評判原則。但是這也并非完全無從著手,按照標簽應用的場景我們可以這樣理一下思路。首先根據容器特征確定標簽必要條件(如最大收縮率、材質耐抗性),結合產品包裝的具體需求選擇所匹配的充分條件(如通道設備、儲運條件)。